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参考

向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参考 Empty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参考

帖子  陆海明 周五 九月 23 2011, 12:05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1段,说明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以外的世界的存在。当然,婴儿还不具备爱的能力。



第2段,阐述孩子不断长大,就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渐渐地有母爱的体验。母爱是无条件的,其缺陷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第3段,论述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以后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感情,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爱转变为爱别人,去创造爱。不过,从童稚的爱到成熟的爱需要许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4段,说明婴儿完全依赖母亲,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与母亲的关系不再像起初那样至关重要,而与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第5段,指出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深深渴求母爱。而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使人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并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第6段,概述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区别。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7段,阐释父爱的本质。指出与无条件的母爱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父爱的积极面是,可以通过努力赢得这种爱;消极面是,如果辜负父亲,就可能失去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



第8段,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母亲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给予孩子爱和关怀,使孩子有安全感,还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指导他正视将来会遇到的困难,并使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自信心,最后使孩子能够无须依赖父亲的权威而自立。



第9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在内心建立起父母这两个形象。



结尾,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真的如此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不错,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摘自《〈爱的艺术〉译者序》,有改动)。



2.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关于练习



一 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设题意图:旨在调动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对作者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参考答案: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爱的积极面是,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父爱的积极面是,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给予适当肯定。下列几点可供参考: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理由见“课文研讨”。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3.父爱和母爱的差别除了上文提到的外,还有一些: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二 作者认为,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说一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给你哪些影响?你怎样努力在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设题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意旨,而且能把课文所宣扬的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答案:略。



三 本文是一篇译作,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所不同。你认为哪些语句反映了译文的特点?可结合前几册学过的译文跟同学一起讨论。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译文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译文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不少不同。例如,译文中常有一种复句,组织严密、信息量大,在汉语中极为少见。最典型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又如,译文中有一种插入句,汉语很少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本文没有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那样典型的例子,但有一些近似的例子可供揣摩。



教学建议



一、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有一定难度。尽管学生从小就学习了不少有关母爱、父爱的文章,但是从哲学高度、从理论上来分析父爱、母爱的文章也许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篇又是外国人写的,他的西方思维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学生可能十分陌生。不过不要紧,对父爱、母爱,学生在感性上是熟悉的,都有较多体验,何况作者又讲得不深奥,因此,只要认真读,是能够读懂的。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二、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把难点找出来,对难点采用一些方法专门解决。又如,抓关键性句子。这些句子搞懂了,有利于学生把握全文。又如,提供相关的参阅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又如,列提纲。提纲列出了,作者的思路清楚了,全文主旨就不难掌握了。



三、联系实际阅读。学生对父母当然最为熟悉,对父爱、母爱体验最深,因此,一定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同学乃至同龄人的实际阅读这篇课文。也要联系学过的描写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课文阅读本文,如《背影》(朱自清)《金色花》(泰戈尔)等。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名著,如《红楼梦》《欧也妮·葛朗台》,也可以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习课文,而且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



四、有些理论问题不必深究。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1922年到1933年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纳粹夺取政权后,他于1934年流亡美国,曾任耶鲁大学讲师。移居美国后,他与科·霍尼(1885—1952)一道成为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1951年担任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后来又执教于密执安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



弗罗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他自己曾说过:“我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仍然保存的真理,而排除那些需要修正的原理;对马克思的理论我也试图这样做,最后,我力图得出一种综合体,从对这两位思想家的理解和批评中应得出这种综合体。”(弗罗姆《在幻想的彼岸》,纽约1963年版,第43页)弗罗姆努力试图把二者的思想结晶吸收到自己的学说中,他撰写了大量著作,阐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学。除《爱的艺术》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义的发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伦理学》(1954)、《让人占优势》(1960)、《为自己的人》(1961)、《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遗忘的语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1970)、《对人的怀疑情绪的剖析》(1973)等。在这些著作中,弗罗姆表现出他独特的世界观和思想,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本主义。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也就在于他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节选自《〈爱的艺术〉译者序》,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二、《爱的艺术》介绍



埃里希·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这部著作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仅英文版就发行一百五十万册以上,这在西方──就理论性专著而言──是罕见的。此书畅销至今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据估计各种文字的读者加在一起约数亿人次。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作者在本书中对马克思的爱的理论持赞成态度,在继承精神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和批评了弗洛伊德主义。但本书不是一部政治性的爱的理论专著,而是一部从科学和精神分析学角度谈爱的伦理著作。作者试图把马克思关于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理论糅为一体。既采用了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分析社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又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对爱的艺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没有获得爱的人正是由于爱的能力发挥的失败,克服这种失败的唯一途径是研究爱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学会这门艺术,找出爱的失败原因,并且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



弗罗姆把爱看成是一种主动能力。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认为爱就是如何惹人爱、即把爱作为别人恩赐的情感的看法,也彻底抛弃了富有宗教色彩的关于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传说带给人们“姻缘注定”的世俗的宿命论观念。这种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人们爱的失败,不能总在客观领域找原因。怨天尤人,这不但不能很好地生活,而且只能更加远离爱的绿洲而走向爱的荒漠。



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的感情交流的行为。倘若失掉了个性和尊严,也必然失掉爱。在弗罗姆看来,爱固然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障碍的力量,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合起来的力量,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人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个性,倘若他处处与别人雷同,总是模仿和依附别人,那他就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若想使爱久恒,就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不断更新自我。那些以丧失自己的个性和尊严为代价来换取爱的人,最终必然失去爱。爱的行为只能在自由的感情交流中实现,而决不能作为依附的结果。



弗罗姆认为,各种形式的爱──母爱、性爱、兄弟的爱等等──基本要素有四个方面: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他指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哪里就根本没有爱。你关心你爱的对象,就要为他而努力。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责任感既是关心的一个方面,也是爱的表现。责任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是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求的积极反应。对于母爱来讲,它对婴儿的责任主要指对身体需要的关怀。对成人之间的爱而言,责任主要是对精神需求的关怀。但是这是以尊重为互补的,不能把关怀、责任变成支配和占有。尊重意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如果我爱一个人,就更应该尊重他的个性,而不是把他变成我的工具和仆从。爱是自由之子,只有自由地发挥各自的个性,爱才是可能的。而了解既是以上三要素的核心,又是以上三要素的结果。了解首先是对所爱的对象本质的了解、认识。只有你了解的事物,你才能谈得上理解;只有你了解爱的对象的个性,你才能谈得上尊重他、爱他。



弗罗姆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即孩子不需为母爱做任何事。其实弗罗姆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确实,母爱是伟大的,相对于其他几种爱的形式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只要孩子存在,孩子是我的孩子,我便爱他。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弗罗姆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他指出,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职责,因为你像我。”就这一点说,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的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不孝——以收回父爱为惩罚。弗罗姆的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父爱除了和母爱一样具有其他形式的爱无法比拟的无私性外,也和母爱一样,具有有条件性的一面。不过父爱和母爱有一些差别: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注重身体健康,父爱比较注重精神成长;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眼于未来;母爱以感情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为来教育孩子。



弗罗姆在论述爱的实践时,另一个很可贵的思想就是认为仅有爱的理论,还不会爱,必须把爱的理论和爱的实践结合起来。但是他在阐述爱的实践时,只对爱的实践要求,即爱的途径做了分析。他认为爱的实践和其他艺术的实践一样,有四个共同的要求:规范、专心、耐心、关心。你欲成为一门艺术的主人,你就必须把全部身心献给它。同样,你要精通爱的艺术,你就必须全心全意地学习和实践它。爱的成功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爱要求谦恭、客观和理智。获得客观和理智的能力是通向爱的艺术道路的一个重要条件。信任和诚意是爱的关系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在爱当中,理想、自信和勇气是重要的,谁若没有理想,谁就会失去目标;谁若没有自信和勇气,谁就会无力承担爱的责任,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念,而最终失去爱。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在自我的爱将创造被爱人的爱的希望中完全***自己。爱是信心和勇气的行为,谁没有信心和勇气,谁就没有爱。爱这玄妙而又令人神往的情感,并不是高悬于人类生活绿洲之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它就在你的身旁。只要你努力从建立这些品质做起,就会摘取爱的皇冠。



(节选自《〈爱的艺术〉译者序》,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陆海明
Admin

帖子数 : 262
注册日期 : 11-09-23

http://hnyqxyw.365d365.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