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参考
〈兰亭集序〉教学参考
兰亭集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二、问题探究
1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2《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关于练习
一、把握文章大意,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设题意图:本题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依次设问,强调在逐字逐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从写景、抒情、议论三个角度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熟读成诵。
参考答案:
1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 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3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二、辨析下列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常见义项。培养学生积累、比较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答案: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寿命)长。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修建。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周。期年:一周年。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期:约定。
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次:行军途中驻地。
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思想情绪,情致。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致:得到,取得。
三、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文,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古人对时间、生命的一般认识,启发学生对生命终极目标、生命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列举人生有限、时不我待的文句,越多越好,理解时可以结合文句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对消极的生命观做出正确的分析。
答案略。
四阅读下面几则有关王羲之的轶事,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王羲之传》)
设题意图:王羲之、兰亭、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及其帖,代表了一种自由放旷的生存状态。翻译《晋书》中的这几段文字,不但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王羲之其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当时太尉郗鉴让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叫门生到东厢下注意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各位年青人都很好,只是他们听到来人是选女婿的,都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饭,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说:“这个人正是最好的女婿!”一打听,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
(王羲之)生性喜欢鹅,会稽有个寡居的老妇养有一只鹅,鸣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没有买到手,就携同亲友驾车前往观赏。老妇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烹菜,招待王羲之,王羲之叹息了一整天。
又曾在蕺山见到一个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出卖。羲之就在竹扇上写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起初面有怒色。羲之就对老妇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价钱可以要到一百钱。”老妇照着他的话说了,人们争相购买。后来的一天,老妇又拿扇子来,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都类似这种情况。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利用注释自读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语境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个别没有加注词句的意义。如“岁在癸丑”的“岁”,“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的“虽”,“或取诸怀抱”中的“或”,“向之所欣”的“欣”,“所以兴怀”的“所以”等。这些词语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有接触,要启发他们在回忆旧知中,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二、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议论时的思想脉络,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喻之于怀”的是什么?和下一句的关系是什么?“悲”的原因是什么?
三、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帮助学生总结梳理。一要整理包括“研讨与练习二”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今天还常用的成语。如“情随事迁”“崇山峻岭”“游目骋怀”“老之将至”“感慨系之”等。二要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如对王羲之的认识、对生与死的理解,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等。
有关资料
一、王羲之其人其书(李春青)
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家。“二王”书法对南朝四代以至唐宋以后的书家影响极大,因此王氏父子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者。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沂人。羲之出生两晋门阀世家。其伯父王导乃东晋元勋,父王旷,官淮南太守。羲之年幼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13岁时,去拜见大名士周,周看出他将来必非等闲之辈,当时时兴吃牛心炙,吃饭时,在座的客人尚未动筷,周先割一块牛心炙给羲之,于是为时人所重。
长大后,羲之变得极善言谈,为人耿直。其父辈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对他都很器重。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在王家子弟中挑选。这位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都好,但一听说有人来择婿,都显得很矜持。只有一位坐在东边的胡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似乎没这回事似的。郗鉴说,正是这位才是好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羲之初为秘书郎,这是大多数名门子弟起家的清职。后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至长史。庾亮临终,上表推荐羲之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声望渐隆,执政的公卿多次召他入朝为侍中、吏部尚书等清要之职,均为其回绝。又授为护军将军,此职为禁军长官,并兼管武职选任,极为重要。但羲之依然推辞不就。扬州刺史、大清谈家殷浩作书劝羲之应命,羲之回书说,我素来不想在朝廷做官,如任边职,无论何处,听凭驱使。后来,他还是勉强入朝任护军将军之职。不久又力求外放,未得准许,不久转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羲之出身名门,又少有美誉,自然有名士脾气。其不欲为朝官,其实就是因为不愿在皇帝及公卿面前受拘束。他又好服食养性,做了会稽的行政长官后,因其地多有名山佳水,于是羲之就打算终老会稽了。此时谢安尚未出仕,正高卧东山,其地正在会稽,又有孙绰、许询、李充、支遁等大名士名僧隐居于此,于是羲之与他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清谈饮酒,十分畅怀。永和九年(353)一班才子名士同游会稽山阴的兰亭,于酒酣兴浓之时,羲之作《兰亭集序》以抒怀并记其事。
羲之为人有傲骨,时骠骑将军王述,乃太原王氏家族中人,亦为世家大族,因受王导器重,亦有美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却很看不起他。原本王述为会稽内史,羲之替代他之后,他因母丧而暂居郡内。羲之上任后,只去吊唁过其母一次,便再不与之往来。王述居家,每听到号角之声,都认为羲之要来看他,就洒扫庭院来等待。而如此者累年,羲之竟一次未至,王述深以为恨。后王述为扬州刺史,遍游会稽郡界,也不去访羲之,只是临离郡时,方匆匆一别而去。王述做扬州刺史,恰好是羲之上司,羲之为其下属,于是派一位使者到京师活动,要将会稽郡分为越州管辖。而这使者在京游说时言辞失当,此事遂成一时笑谈。后来王述又来会稽郡察其政绩,颇为严苛,羲之深以为耻,于是托病离开会稽,到父母墓前发下誓言,不再为官。
辞官后,羲之镇日与名士僧人做山水之游,又入山采药,不远千里。尝言,我终当因采药而死。朝廷知其发过重誓,也就不再逼他为官。后以病卒,年五十九,朝廷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子遵父遗嘱,坚辞不受。
(2)羲之其书
羲之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评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对其书法推崇备至。一次,他到其门生家做客,见其家有一榧木小几,几面十分光滑干净,忍不住往上写了真(楷)书、草书各半。后来这位门生的父亲误将几面上的字刮去了。这门生懊丧了好些日子。又一次,羲之遇见一位老妇人卖六角竹扇。羲之给每把扇子题了五个字。开始老妇人很不高兴。于是羲之对她说,你只说这是王右军的字,扇子可卖百钱。老妇人照他说的去卖,人人都抢着买。后来,老妇人又拿了扇子请羲之题字,他则笑而不答。此数例均可见羲之书法在彼时之影响,亦可见喜欢书法的社会风气。
羲之家学渊源,幼年即从父辈学习书法,受到严格训练。稍后又从当时有名的书家卫夫人(名铄)学书。稍长,他开始四处游历,得见前辈书家李斯、曹喜、蔡邕、钟繇等人所书碑刻,于是深感从卫夫人学书不大对头,是“徒费年月”。于是他开始精研各书体势,博取众家之长,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体,从而突破了汉魏质朴厚重的古风。
书法上欲开一代风气,自成一家,关键在于创出独特的风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风神气韵。具体则表现在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羲之的楷书本出于卫铄,卫铄则出于钟繇。钟繇是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尽管楷书到他手上已初具形态,但并未完全摆脱隶书笔法。羲之在钟、卫基础上加以创新,随字本身特征而赋形,“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例如他所书之《黄庭经》与钟繇的《宣示表》相比,后者凝重古拙、朴质敦厚,前者则妍美潇洒、轻灵自然。
王羲之的行书更是别具风格,千古独步。行书与草书一样,本是在文字的具体使用中为了方便而自然产生的“急就章”。只是到了晋代,行书方才成熟为具有独特风韵的独立书体。王羲之在前人行书基础上,将各家用笔、结字中的一些长处加以融合贯通,终于创出享誉后世的行书体。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今观其书,的确俊逸遒劲,笔势纵横,在用笔、结构、点画搭配等方面极富变化。全篇看来,纵则有行,横则无列,气韵生动,笔意畅通,给人以神采飞扬、起伏跌宕之感。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在同时代的书论家那里即已有很高评价。例如他的启蒙老师卫夫人见了他的字就惊叹道:“此子必蔽吾书名矣。”开始,羲之书不及庾翼、郗愔二人,到他形成自己风格时,一次他曾用章草给庾亮修书,庾翼在其兄那里见到羲之的信,非常钦服,并给羲之写信说:“吾昔有伯英(即张芝,汉末草书大家)章草十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庾翼亦为当时有名书家。且庾氏一族人人善书,自成一格。当初庾氏子弟争学羲之书法,庾翼曾生气地说:“儿辈厌家鸡而爱野鹜!”此时他能对羲之心悦诚服,可见羲之书法实有使人不可不服之处。
到了后世,书论者对羲之更是推崇备至,无以复加。梁武帝萧衍称赞其书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对羲之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当初,他听说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一老僧人珍藏,于是派人高价购买,无奈老僧人誓死不售,于是又派人乔装为文士,与老僧人接近,渐渐松懈了他的防备,最后窃取其书。后来,唐太宗临逝前,又嘱将《兰亭集序》真迹殉葬。在他看来,羲之之书乃“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太宗对羲之书法是有些偏爱了,然其确有过人之处则是无可争议的。唐书论家张怀瓘评羲之书云:“……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助,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此可谓公允的评价。
(节选自《魏晋清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二、参考译文(谢楚发)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活动。时贤名流都到了,年老的年少的都聚在一起。这地方有高高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从中引出一条供流觞用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热闹场面,然而临流饮酒,对酒赋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怀抱;有的人喜欢寄情于喜好的事物,放纵自己,不拘形迹。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虽然不一样,性格也有文静和浮躁的不同,但当遇到高兴的事,从中有所得,他们都会感到愉快满足,觉察不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对津津乐道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就随事情的变化而转移,感慨也就产生了。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所以古人说:“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情啊”,我们能不感到痛惜吗?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现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多么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选自《文粹》,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三、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文士,为人率直、洒脱。他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晋书·王羲之传》说他:“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王羲之与朋友们倘佯于会稽的明山秀水之间,诗酒风流,逍遥度日。其中最有名的一次聚会,便是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之会。聚会的起因源于“修禊”这一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东流水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兰亭之会就是如此。此次聚会名流荟萃,规模宏大,与会者多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作诗的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此次聚会,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
兰亭之会在后世享有盛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王羲之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此序的前半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结,令人遐思无限。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兰亭集序》中的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
从粗率地采用虚诞方式否定感情到承认感情的客观存在,是玄学主题的一个深化,尽管去除情累的努力是不变的。两晋之际的渡江名士,在流离播迁、生死存亡之际,又多变为软弱的感伤者: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同上
不讳言“情”,似乎又成为一种新的风流表现,《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许多任情哀乐的表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任情哀乐的千古情文。作者在文中畅叙群贤高会、仰观俯察之乐,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可是作者很快就发生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伤,其生命情调很快由开朗欢畅转为慷慨悲怀。诗人还指出这种变化是生命的常态。他用生动的描写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意识发生的现实场景: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在这里其实已经描述了人生的几种不同境界,即审美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当人们专注于审美活动或实践活动时,会达到快然自足甚至忘我的境界。这个时候,生命意识是潜伏着的,忘却了生死寿夭之事。但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不可能永远不被打破。当人们从审美境界中出来,或是对自己曾发生浓厚兴趣、全力以赴地追求的事情产生厌倦情绪时,往往会反思生命本身,进入生命境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王羲之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在这里,他回应了刘琨的观点。他还断言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古以来人们所兴感、文章所抒发的生死之情,“若合一契”。这也可以说是对文学生命主题的一个总结。
(选自《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二、问题探究
1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2《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关于练习
一、把握文章大意,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设题意图:本题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依次设问,强调在逐字逐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从写景、抒情、议论三个角度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熟读成诵。
参考答案:
1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 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3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二、辨析下列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常见义项。培养学生积累、比较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答案: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寿命)长。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修建。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周。期年:一周年。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期:约定。
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次:行军途中驻地。
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思想情绪,情致。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致:得到,取得。
三、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文,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古人对时间、生命的一般认识,启发学生对生命终极目标、生命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列举人生有限、时不我待的文句,越多越好,理解时可以结合文句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对消极的生命观做出正确的分析。
答案略。
四阅读下面几则有关王羲之的轶事,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王羲之传》)
设题意图:王羲之、兰亭、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及其帖,代表了一种自由放旷的生存状态。翻译《晋书》中的这几段文字,不但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王羲之其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当时太尉郗鉴让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叫门生到东厢下注意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各位年青人都很好,只是他们听到来人是选女婿的,都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饭,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说:“这个人正是最好的女婿!”一打听,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
(王羲之)生性喜欢鹅,会稽有个寡居的老妇养有一只鹅,鸣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没有买到手,就携同亲友驾车前往观赏。老妇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烹菜,招待王羲之,王羲之叹息了一整天。
又曾在蕺山见到一个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出卖。羲之就在竹扇上写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起初面有怒色。羲之就对老妇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价钱可以要到一百钱。”老妇照着他的话说了,人们争相购买。后来的一天,老妇又拿扇子来,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都类似这种情况。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利用注释自读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语境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个别没有加注词句的意义。如“岁在癸丑”的“岁”,“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的“虽”,“或取诸怀抱”中的“或”,“向之所欣”的“欣”,“所以兴怀”的“所以”等。这些词语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有接触,要启发他们在回忆旧知中,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二、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议论时的思想脉络,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喻之于怀”的是什么?和下一句的关系是什么?“悲”的原因是什么?
三、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帮助学生总结梳理。一要整理包括“研讨与练习二”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今天还常用的成语。如“情随事迁”“崇山峻岭”“游目骋怀”“老之将至”“感慨系之”等。二要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如对王羲之的认识、对生与死的理解,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等。
有关资料
一、王羲之其人其书(李春青)
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家。“二王”书法对南朝四代以至唐宋以后的书家影响极大,因此王氏父子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者。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沂人。羲之出生两晋门阀世家。其伯父王导乃东晋元勋,父王旷,官淮南太守。羲之年幼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13岁时,去拜见大名士周,周看出他将来必非等闲之辈,当时时兴吃牛心炙,吃饭时,在座的客人尚未动筷,周先割一块牛心炙给羲之,于是为时人所重。
长大后,羲之变得极善言谈,为人耿直。其父辈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对他都很器重。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在王家子弟中挑选。这位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都好,但一听说有人来择婿,都显得很矜持。只有一位坐在东边的胡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似乎没这回事似的。郗鉴说,正是这位才是好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羲之初为秘书郎,这是大多数名门子弟起家的清职。后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至长史。庾亮临终,上表推荐羲之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声望渐隆,执政的公卿多次召他入朝为侍中、吏部尚书等清要之职,均为其回绝。又授为护军将军,此职为禁军长官,并兼管武职选任,极为重要。但羲之依然推辞不就。扬州刺史、大清谈家殷浩作书劝羲之应命,羲之回书说,我素来不想在朝廷做官,如任边职,无论何处,听凭驱使。后来,他还是勉强入朝任护军将军之职。不久又力求外放,未得准许,不久转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羲之出身名门,又少有美誉,自然有名士脾气。其不欲为朝官,其实就是因为不愿在皇帝及公卿面前受拘束。他又好服食养性,做了会稽的行政长官后,因其地多有名山佳水,于是羲之就打算终老会稽了。此时谢安尚未出仕,正高卧东山,其地正在会稽,又有孙绰、许询、李充、支遁等大名士名僧隐居于此,于是羲之与他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清谈饮酒,十分畅怀。永和九年(353)一班才子名士同游会稽山阴的兰亭,于酒酣兴浓之时,羲之作《兰亭集序》以抒怀并记其事。
羲之为人有傲骨,时骠骑将军王述,乃太原王氏家族中人,亦为世家大族,因受王导器重,亦有美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却很看不起他。原本王述为会稽内史,羲之替代他之后,他因母丧而暂居郡内。羲之上任后,只去吊唁过其母一次,便再不与之往来。王述居家,每听到号角之声,都认为羲之要来看他,就洒扫庭院来等待。而如此者累年,羲之竟一次未至,王述深以为恨。后王述为扬州刺史,遍游会稽郡界,也不去访羲之,只是临离郡时,方匆匆一别而去。王述做扬州刺史,恰好是羲之上司,羲之为其下属,于是派一位使者到京师活动,要将会稽郡分为越州管辖。而这使者在京游说时言辞失当,此事遂成一时笑谈。后来王述又来会稽郡察其政绩,颇为严苛,羲之深以为耻,于是托病离开会稽,到父母墓前发下誓言,不再为官。
辞官后,羲之镇日与名士僧人做山水之游,又入山采药,不远千里。尝言,我终当因采药而死。朝廷知其发过重誓,也就不再逼他为官。后以病卒,年五十九,朝廷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子遵父遗嘱,坚辞不受。
(2)羲之其书
羲之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评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对其书法推崇备至。一次,他到其门生家做客,见其家有一榧木小几,几面十分光滑干净,忍不住往上写了真(楷)书、草书各半。后来这位门生的父亲误将几面上的字刮去了。这门生懊丧了好些日子。又一次,羲之遇见一位老妇人卖六角竹扇。羲之给每把扇子题了五个字。开始老妇人很不高兴。于是羲之对她说,你只说这是王右军的字,扇子可卖百钱。老妇人照他说的去卖,人人都抢着买。后来,老妇人又拿了扇子请羲之题字,他则笑而不答。此数例均可见羲之书法在彼时之影响,亦可见喜欢书法的社会风气。
羲之家学渊源,幼年即从父辈学习书法,受到严格训练。稍后又从当时有名的书家卫夫人(名铄)学书。稍长,他开始四处游历,得见前辈书家李斯、曹喜、蔡邕、钟繇等人所书碑刻,于是深感从卫夫人学书不大对头,是“徒费年月”。于是他开始精研各书体势,博取众家之长,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体,从而突破了汉魏质朴厚重的古风。
书法上欲开一代风气,自成一家,关键在于创出独特的风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风神气韵。具体则表现在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羲之的楷书本出于卫铄,卫铄则出于钟繇。钟繇是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尽管楷书到他手上已初具形态,但并未完全摆脱隶书笔法。羲之在钟、卫基础上加以创新,随字本身特征而赋形,“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例如他所书之《黄庭经》与钟繇的《宣示表》相比,后者凝重古拙、朴质敦厚,前者则妍美潇洒、轻灵自然。
王羲之的行书更是别具风格,千古独步。行书与草书一样,本是在文字的具体使用中为了方便而自然产生的“急就章”。只是到了晋代,行书方才成熟为具有独特风韵的独立书体。王羲之在前人行书基础上,将各家用笔、结字中的一些长处加以融合贯通,终于创出享誉后世的行书体。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今观其书,的确俊逸遒劲,笔势纵横,在用笔、结构、点画搭配等方面极富变化。全篇看来,纵则有行,横则无列,气韵生动,笔意畅通,给人以神采飞扬、起伏跌宕之感。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在同时代的书论家那里即已有很高评价。例如他的启蒙老师卫夫人见了他的字就惊叹道:“此子必蔽吾书名矣。”开始,羲之书不及庾翼、郗愔二人,到他形成自己风格时,一次他曾用章草给庾亮修书,庾翼在其兄那里见到羲之的信,非常钦服,并给羲之写信说:“吾昔有伯英(即张芝,汉末草书大家)章草十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庾翼亦为当时有名书家。且庾氏一族人人善书,自成一格。当初庾氏子弟争学羲之书法,庾翼曾生气地说:“儿辈厌家鸡而爱野鹜!”此时他能对羲之心悦诚服,可见羲之书法实有使人不可不服之处。
到了后世,书论者对羲之更是推崇备至,无以复加。梁武帝萧衍称赞其书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对羲之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当初,他听说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一老僧人珍藏,于是派人高价购买,无奈老僧人誓死不售,于是又派人乔装为文士,与老僧人接近,渐渐松懈了他的防备,最后窃取其书。后来,唐太宗临逝前,又嘱将《兰亭集序》真迹殉葬。在他看来,羲之之书乃“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太宗对羲之书法是有些偏爱了,然其确有过人之处则是无可争议的。唐书论家张怀瓘评羲之书云:“……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助,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此可谓公允的评价。
(节选自《魏晋清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二、参考译文(谢楚发)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活动。时贤名流都到了,年老的年少的都聚在一起。这地方有高高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从中引出一条供流觞用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热闹场面,然而临流饮酒,对酒赋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怀抱;有的人喜欢寄情于喜好的事物,放纵自己,不拘形迹。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虽然不一样,性格也有文静和浮躁的不同,但当遇到高兴的事,从中有所得,他们都会感到愉快满足,觉察不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对津津乐道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就随事情的变化而转移,感慨也就产生了。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所以古人说:“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情啊”,我们能不感到痛惜吗?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现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多么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选自《文粹》,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三、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文士,为人率直、洒脱。他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晋书·王羲之传》说他:“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王羲之与朋友们倘佯于会稽的明山秀水之间,诗酒风流,逍遥度日。其中最有名的一次聚会,便是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之会。聚会的起因源于“修禊”这一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东流水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兰亭之会就是如此。此次聚会名流荟萃,规模宏大,与会者多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作诗的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此次聚会,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
兰亭之会在后世享有盛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王羲之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此序的前半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结,令人遐思无限。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兰亭集序》中的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
从粗率地采用虚诞方式否定感情到承认感情的客观存在,是玄学主题的一个深化,尽管去除情累的努力是不变的。两晋之际的渡江名士,在流离播迁、生死存亡之际,又多变为软弱的感伤者: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同上
不讳言“情”,似乎又成为一种新的风流表现,《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许多任情哀乐的表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任情哀乐的千古情文。作者在文中畅叙群贤高会、仰观俯察之乐,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可是作者很快就发生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伤,其生命情调很快由开朗欢畅转为慷慨悲怀。诗人还指出这种变化是生命的常态。他用生动的描写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意识发生的现实场景: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在这里其实已经描述了人生的几种不同境界,即审美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当人们专注于审美活动或实践活动时,会达到快然自足甚至忘我的境界。这个时候,生命意识是潜伏着的,忘却了生死寿夭之事。但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不可能永远不被打破。当人们从审美境界中出来,或是对自己曾发生浓厚兴趣、全力以赴地追求的事情产生厌倦情绪时,往往会反思生命本身,进入生命境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王羲之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在这里,他回应了刘琨的观点。他还断言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古以来人们所兴感、文章所抒发的生死之情,“若合一契”。这也可以说是对文学生命主题的一个总结。
(选自《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