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议论文概念
议论文是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文体。一段完整的议论文必须含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必须正确、鲜明;论据必须确凿、典型、恰当,有说服力,必须与论点之间有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论证的结构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一) 、确立论点——有理(言之有理)
1、议论文中的论点是指作者提出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以及自己对所提问题的观点、主张、看法和见解。简 单说,就是要表明作者对这一客观事物的态度。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写作中对论点的要求就是:正确(观点正确,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们的是非观念) 鲜明、新颖(即 、 文章的论点要出新、出奇) ,这样,才能达到使所写文章具有新意、吸引力。
2、如何提出中心论点 论点提出的位置可以在文题、开篇、中间、结尾。最常见的是开宗明义,文章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让 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的观点、主张、态度,不做半点掩饰,给人一种简洁、明朗的感觉,收到“观点鲜明”的效 果。
(二) 找好论据。——有据(言之有物)
1、要想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论点的确立外还必须做到议论有据。所谓的“有据”,就是有论据。观点正确 往往不能让读者信服, 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 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成立的事实或理论根据。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2、选择论据要注意 一要真实可靠,二要典型,三要新鲜。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 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这样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 用,他用,大家都用,无新鲜可言,何谈吸引力。 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三)理清思路——有序 (言之有序)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确立了主题,筛选了材料,下面要做的是 如何把这些材料有序的组织起来,这也就是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
2、①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办)
②常见的论证结构: a、对照式结构 b、层进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 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 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 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三、难点解答
(1)、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
常用议论文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论证的几个层 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最后往往还要再总括起来,回应论题。因为从整体上看是有总 有分,所以又叫总分总式。 例: 《满招损,谦受益》 总说: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谨慎会得到好处。 分说:满招损(以项羽等反面事例为证) 谦受益(以孔子等正面事例为证) 总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层进式(递进式)层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 构中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能反映出 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进式结构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章整体结构是纵向的,一种是分论点呈纵向的排列。 例①《要严于剖析自己》 提出问题:要严于剖析自己 分析问题:为什么要严于剖析自己?人都有不足,有错误缺点。如果不剖析会怎样;如果剖析又会怎样。 解决问题:怎样剖析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要有维护真理的勇气。 例②《说“读书” 》 提出问题:读书要会读 分析问题:分论点一:要博览群书,注意面得积累 分论点二:在博的基础上力求精,学有专攻,在某一领域读出收获。 分论点三:读书要学以致用,切忌死读书、读死书。
3、对照式(对比式)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它的好处是 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例: 《要有博大的胸怀》一文,引论部分可以指出胸襟宽广才能走向成功,斤斤计较必然干不成大事。本论 部分用对照式布局,第一层次是正面说理,先说胸怀坦荡方能成大事,再说胸怀博大有利事业,也能弥补自己 的不足;第二层次从反面说理,指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 正面事例,又要有反面事例。
(2)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
1、选例。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选例首先要恰当。 选例要尽量有权威性。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 一些名人名事。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选例要注意多角度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 (政治、 经济、 军事、思想、文化等) ,正反引例。 从 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 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 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 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而复声名显赫, 身为***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 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 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 满。
2、述例。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①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 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 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 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 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 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 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②对一些篇幅过长,内容比较多的论据材料,叙述时必须简洁,否则会因无用的文字太多影响议论,削弱 论证的力量。 学生作文文体不清有时和对论据材料的引述有关。 用三四百甚至更长的篇幅叙述一个事例难免让 人产生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疑惑。
3、议例。所谓“议例”,是指议论文中就事例发议论、作分析,目的是使例子与论点融为一体,真正起到 证明论点的作用。 运用论据并不等于简单地罗列事实, 因为论点要靠论据来论证,这中间当然少不了“议论”, 也就是对论据材料进行分析阐述。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通过评析, 才能揭示论据本质属性, 使论据产生强大的力量, 有力地证明所要论述的观点。 如何来分析论据呢? ①、借助感叹或反问议论 例:(论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论据) 我国汉朝时候,匈奴经 常南下抢掠财物,大将霍去病抵御匈奴侵扰有功,汉武帝为他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房子,请他去观看,霍去病对 汉武帝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怎么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呢?”(议例) 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这不就是先忧后乐的精神吗? ②、反面假设论证法 例:(论点)科学研究需要“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论据) 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从 22 岁到 56 岁年间,徒步为车,跋山涉水,先后考察了 16 个省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 持写考察记录, 终于写成了世界上关于石灰岩地貌考察的最早科学文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这种持之以恒、 。 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的正是这种坚强的毅力。(议例)试想,如果他在露宿野外的困苦日子里,当他屡遭盗 劫,频频绝粮,几乎病危,多次落荒之时便偃旗息鼓,那么,《徐霞客游记》的这部巨著岂能问世?因此,完 全可以这样说,《徐霞客游记》正是靠“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换来的硕果。 ③、由事及理法:即分析事例所包含的道理,以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例: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有一次,列宁外出打猎时,看到一棵小松树被压在一棵大树下。列宁搬开大 树,小心的把松树扶起,并用一根小棍加以固定。一位年过半百的伐木工人见到了,问列宁:“先生,看您的 年龄和我也差不多,等您把这棵树培养成材能享用吗?恐怕您早就见上帝了。”列宁听后,故作惊讶地答道: “是这样吗?真遗憾,假如我们仅仅为了自己享用的话,今天出门就把斧头带来了。” 列宁幽默诙谐、富有哲理的回答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从自己享用着眼,而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幸福着想。 列宁的一生就是充满“栽树”精神的一生。他为着人类的解放,为着建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进行了艰巨的革命理论创立和革命运动的组织工作,终其一生而不懈。在培养共产主义这棵遮荫后人、造福万 代的大树的过程中,列宁是贡献最杰出的巨大者之一。 由事及理法:按下面步骤展开议论 ——承接事例,就事论事:XX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借题发挥,议论升华:XX 事证明无论做……都要……道理。 ④ 追本溯因议论法 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 本关系。分析因果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理想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奋 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 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 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他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 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 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 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 光辉的理想之巅。 文末的文字分析,点明了观点与材料之间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理想和追求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人 们的刻苦勤奋又是攀登理想高峰实现人生追求的阶梯和条件。 作者运用探因分析法, 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人们 登上理想之巅的原因,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四、考场模式: 考场模式: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 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一般不超过 50 字) 。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 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 尽力避免的。平常练习就应该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 叙述(一般不超过 120 字) 。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 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 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 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 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不超过 30 字) 。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 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 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一类属于切合题意、立意准确,但在创新上和深度上比较一般:
1.要有乐观精神2.锐意开拓3.市场是需要培养的4.事在人为5.切忌鼠目寸光6.换个角度看问题8.追求与放弃9.变被动为主动10.零起步
比较好的有:
11.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12.抓住机遇,解放思想13.绝不轻言放弃14.路是人走出来的17.挑战与机遇18.横看成岭侧成峰19.成功从零开始
更好一点的有:
20.零,不等于无21.真的无所作为吗?22.智者不惑23.鼠目寸光与远见卓识24.零,对于勇于开拓者是成功的机遇25.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6.深入调研,稳操胜券27.盲目乐观,必遭败绩28.岛民明天会穿鞋吗?
这几个观点突破思维定势,从否定推销员乙、肯定推销员甲的新角度写,且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令人信服。
推销员乙刚下飞机,只看表面现象,没有经过实地的深入调查了解岛民之所以不穿鞋的具体原因,就盲目乐观,自以为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够大功告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里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一个英国商人发现中国人吃饭只用两根“木棍棍儿”,没有用西洋刀叉的,并主观地认为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从美国运来了几十万副刀叉。可是过了好多年竟一副也没卖出去,结果亏了血本。其实,中国人至今仍习惯于使筷子吃饭,不习惯于用刀叉吃饭,这不仅因为习惯不同,中西餐不同,更因为使用筷子优点很多,对于开发人脑有益。也许岛民不穿鞋是由于岛上多细沙,石头平滑……脚直接接触温暖的细沙、光滑的石头、爽适的海水十分舒服,且有治病、防病诸多益处,比穿鞋当然要好得多,任你怎么拼命推销,恐怕岛民也不会买账。如果贸然把鞋运进岛上,而且随即盖商店乃至工厂,岂不大亏?
议论文是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文体。一段完整的议论文必须含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必须正确、鲜明;论据必须确凿、典型、恰当,有说服力,必须与论点之间有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论证的结构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一) 、确立论点——有理(言之有理)
1、议论文中的论点是指作者提出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以及自己对所提问题的观点、主张、看法和见解。简 单说,就是要表明作者对这一客观事物的态度。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写作中对论点的要求就是:正确(观点正确,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们的是非观念) 鲜明、新颖(即 、 文章的论点要出新、出奇) ,这样,才能达到使所写文章具有新意、吸引力。
2、如何提出中心论点 论点提出的位置可以在文题、开篇、中间、结尾。最常见的是开宗明义,文章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让 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的观点、主张、态度,不做半点掩饰,给人一种简洁、明朗的感觉,收到“观点鲜明”的效 果。
(二) 找好论据。——有据(言之有物)
1、要想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论点的确立外还必须做到议论有据。所谓的“有据”,就是有论据。观点正确 往往不能让读者信服, 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 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成立的事实或理论根据。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2、选择论据要注意 一要真实可靠,二要典型,三要新鲜。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 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这样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 用,他用,大家都用,无新鲜可言,何谈吸引力。 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三)理清思路——有序 (言之有序)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确立了主题,筛选了材料,下面要做的是 如何把这些材料有序的组织起来,这也就是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
2、①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办)
②常见的论证结构: a、对照式结构 b、层进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 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 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 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三、难点解答
(1)、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
常用议论文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论证的几个层 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最后往往还要再总括起来,回应论题。因为从整体上看是有总 有分,所以又叫总分总式。 例: 《满招损,谦受益》 总说: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谨慎会得到好处。 分说:满招损(以项羽等反面事例为证) 谦受益(以孔子等正面事例为证) 总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层进式(递进式)层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 构中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能反映出 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进式结构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章整体结构是纵向的,一种是分论点呈纵向的排列。 例①《要严于剖析自己》 提出问题:要严于剖析自己 分析问题:为什么要严于剖析自己?人都有不足,有错误缺点。如果不剖析会怎样;如果剖析又会怎样。 解决问题:怎样剖析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要有维护真理的勇气。 例②《说“读书” 》 提出问题:读书要会读 分析问题:分论点一:要博览群书,注意面得积累 分论点二:在博的基础上力求精,学有专攻,在某一领域读出收获。 分论点三:读书要学以致用,切忌死读书、读死书。
3、对照式(对比式)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它的好处是 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例: 《要有博大的胸怀》一文,引论部分可以指出胸襟宽广才能走向成功,斤斤计较必然干不成大事。本论 部分用对照式布局,第一层次是正面说理,先说胸怀坦荡方能成大事,再说胸怀博大有利事业,也能弥补自己 的不足;第二层次从反面说理,指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 正面事例,又要有反面事例。
(2)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
1、选例。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选例首先要恰当。 选例要尽量有权威性。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 一些名人名事。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选例要注意多角度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 (政治、 经济、 军事、思想、文化等) ,正反引例。 从 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 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 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 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而复声名显赫, 身为***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 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 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 满。
2、述例。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①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 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 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 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 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 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 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②对一些篇幅过长,内容比较多的论据材料,叙述时必须简洁,否则会因无用的文字太多影响议论,削弱 论证的力量。 学生作文文体不清有时和对论据材料的引述有关。 用三四百甚至更长的篇幅叙述一个事例难免让 人产生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疑惑。
3、议例。所谓“议例”,是指议论文中就事例发议论、作分析,目的是使例子与论点融为一体,真正起到 证明论点的作用。 运用论据并不等于简单地罗列事实, 因为论点要靠论据来论证,这中间当然少不了“议论”, 也就是对论据材料进行分析阐述。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通过评析, 才能揭示论据本质属性, 使论据产生强大的力量, 有力地证明所要论述的观点。 如何来分析论据呢? ①、借助感叹或反问议论 例:(论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论据) 我国汉朝时候,匈奴经 常南下抢掠财物,大将霍去病抵御匈奴侵扰有功,汉武帝为他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房子,请他去观看,霍去病对 汉武帝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怎么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呢?”(议例) 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这不就是先忧后乐的精神吗? ②、反面假设论证法 例:(论点)科学研究需要“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论据) 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从 22 岁到 56 岁年间,徒步为车,跋山涉水,先后考察了 16 个省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 持写考察记录, 终于写成了世界上关于石灰岩地貌考察的最早科学文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这种持之以恒、 。 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的正是这种坚强的毅力。(议例)试想,如果他在露宿野外的困苦日子里,当他屡遭盗 劫,频频绝粮,几乎病危,多次落荒之时便偃旗息鼓,那么,《徐霞客游记》的这部巨著岂能问世?因此,完 全可以这样说,《徐霞客游记》正是靠“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换来的硕果。 ③、由事及理法:即分析事例所包含的道理,以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例: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有一次,列宁外出打猎时,看到一棵小松树被压在一棵大树下。列宁搬开大 树,小心的把松树扶起,并用一根小棍加以固定。一位年过半百的伐木工人见到了,问列宁:“先生,看您的 年龄和我也差不多,等您把这棵树培养成材能享用吗?恐怕您早就见上帝了。”列宁听后,故作惊讶地答道: “是这样吗?真遗憾,假如我们仅仅为了自己享用的话,今天出门就把斧头带来了。” 列宁幽默诙谐、富有哲理的回答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从自己享用着眼,而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幸福着想。 列宁的一生就是充满“栽树”精神的一生。他为着人类的解放,为着建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进行了艰巨的革命理论创立和革命运动的组织工作,终其一生而不懈。在培养共产主义这棵遮荫后人、造福万 代的大树的过程中,列宁是贡献最杰出的巨大者之一。 由事及理法:按下面步骤展开议论 ——承接事例,就事论事:XX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借题发挥,议论升华:XX 事证明无论做……都要……道理。 ④ 追本溯因议论法 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 本关系。分析因果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理想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奋 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 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 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他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 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 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 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 光辉的理想之巅。 文末的文字分析,点明了观点与材料之间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理想和追求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人 们的刻苦勤奋又是攀登理想高峰实现人生追求的阶梯和条件。 作者运用探因分析法, 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人们 登上理想之巅的原因,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四、考场模式: 考场模式: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 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一般不超过 50 字) 。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 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 尽力避免的。平常练习就应该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 叙述(一般不超过 120 字) 。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 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 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 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 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不超过 30 字) 。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 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 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一类属于切合题意、立意准确,但在创新上和深度上比较一般:
1.要有乐观精神2.锐意开拓3.市场是需要培养的4.事在人为5.切忌鼠目寸光6.换个角度看问题8.追求与放弃9.变被动为主动10.零起步
比较好的有:
11.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12.抓住机遇,解放思想13.绝不轻言放弃14.路是人走出来的17.挑战与机遇18.横看成岭侧成峰19.成功从零开始
更好一点的有:
20.零,不等于无21.真的无所作为吗?22.智者不惑23.鼠目寸光与远见卓识24.零,对于勇于开拓者是成功的机遇25.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6.深入调研,稳操胜券27.盲目乐观,必遭败绩28.岛民明天会穿鞋吗?
这几个观点突破思维定势,从否定推销员乙、肯定推销员甲的新角度写,且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令人信服。
推销员乙刚下飞机,只看表面现象,没有经过实地的深入调查了解岛民之所以不穿鞋的具体原因,就盲目乐观,自以为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够大功告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里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一个英国商人发现中国人吃饭只用两根“木棍棍儿”,没有用西洋刀叉的,并主观地认为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从美国运来了几十万副刀叉。可是过了好多年竟一副也没卖出去,结果亏了血本。其实,中国人至今仍习惯于使筷子吃饭,不习惯于用刀叉吃饭,这不仅因为习惯不同,中西餐不同,更因为使用筷子优点很多,对于开发人脑有益。也许岛民不穿鞋是由于岛上多细沙,石头平滑……脚直接接触温暖的细沙、光滑的石头、爽适的海水十分舒服,且有治病、防病诸多益处,比穿鞋当然要好得多,任你怎么拼命推销,恐怕岛民也不会买账。如果贸然把鞋运进岛上,而且随即盖商店乃至工厂,岂不大亏?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