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写作素材分类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写作素材分类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写作素材分类梳理
一、理想志向
1.***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时的写照。(***《沁园春.长沙》)
2.马丁.路德.金面对民众,通过***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热情。他毕生为追求黑人自由而努力,他最终因此被敌人暗杀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3.夏渝被捕入狱,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在狱中劝牢头造反。(鲁迅《药》)
4.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欧阳修《伶官传序》)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爱我中华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屈原《离骚》)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5.屈原身处放逐之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司马迁《屈原列传》)
6.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崇高母爱
1.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我与地坛》)
2.“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以民为本
1.现代诗人穆旦在诗歌《赞美》中写到:“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表现他对人民无比热爱。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保护老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3.强秦因不施行“仁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贾谊《过秦论》)
4.灭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他们自己不爱护百姓,灭掉秦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它自己不爱护天下的百姓。(杜牧《阿房宫赋》)
六、学习问题
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选自《荀子》)
2.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
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
5.老师不分贵贱,不分少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七、胸怀豁达
1.“马克思对别人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表现了马克思胸怀宽广。(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博爱情怀
1.史怀哲拥有一颗伟大的博爱之心,他尊重一切生命,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他试图通过行医来拯救那些受苦首难的非洲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赤道非洲。(史怀哲《我的呼吁》)
2.贝多芬在痛苦中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九、仁义英勇
1.烛之武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秦军。(《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2.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3.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无返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门宴上脱身。(司马迁《鸿门宴》)
4.、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5.在明末阉党横行之时,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周公被捕的义愤,而与阉党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其他群众,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就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6.柳毅面对不幸的龙女,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冒险为龙女走访洞庭龙宫。(李朝威《柳毅传》)
7.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愿与和氏璧共存亡,最后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以他的机智与英勇保护了赵王的颜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追求真爱
1.氓是个始乱终弃、忘恩负义、感情不专一的男子,诗中女子被氓一开始的憨态所迷惑。(《卫风•氓》,选自《诗经》)
2.刘兰芝和焦仲卿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乐府诗集》)
3.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为自己真爱而献出了珍贵的生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十一、人格独立
1.屈原忠心爱国,刚正不阿,他不愿同流合污,当理想破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而投进了汨罗江。(屈原《离骚》)
2.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十二、对旧时代的看法
1.中国旧时代可概括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鲁迅《灯下漫笔》)
2.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在清末被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愚昧的清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辉煌的文化。(余秋雨《道士塔》)
3.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关汉卿《窦娥冤》)
十三、尊老爱老
1.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关汉卿《窦娥冤》)
2.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李密《陈情表》)
十四、勇于承担错误
1.路瓦栽夫人虽为她的虚荣心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但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通过十年的诚实劳动还清了借款。(莫泊桑《项链》)
2.廉颇知道蔺相如的做法真相后,他主动向他负荆请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说话的艺术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出口成章的魏征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郑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魏征谏太宗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盛世。
十六、其他
1.解放思想
我们不能像别里科夫那样让自己的思想套上套子。(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应以“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化。(鲁迅《拿来主义》)
3.做事要果决
项羽妇人之心,错失了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的机会,以致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司马迁《鸿门宴》)
4.培养人才
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锝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虚荣心
路瓦栽夫人为一次舞会的荣光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莫泊桑《项链》)
6.金钱观
金钱让葛朗台迷失了自己,让他放弃了爱情、亲情。(巴尔扎克《守财奴》)
7.知恩图报
侯赢深得信陵君的恩惠,他知恩图报,在关键时刻,他帮助了信陵君,并以自己的生命来激励信陵君去完成使命。((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8.品行谦虚
马谡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以致街亭失守。(罗贯中《失街亭》)
9.追求真理
苏轼为考证“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亲自在夜晚作了一番实际考察。(苏轼《石钟山记》)
课文素材论据
现代文类
1.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荷塘月色》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民族气节是一个人挺立的脊梁。
2.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主要运用角度:既要给与,也要取得。幻想不等于实际。
3.鲁迅有关“送去”“抛来”“拿来”的论述。(鲁迅《拿来主义》)
主要运用角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鲁迅三改志愿,最后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主要运用角度:适时调整更有益于成功。唤醒国人,精神为先,用最好的方式为国为民。
5.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去拜访他。鲁迅也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学院的藤野先生,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励自己。日本要出《鲁迅全集》,鲁迅惟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编选进去,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据鲁迅相关介绍)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从小就喜欢诗歌。他那时最爱朗读诗人茹柯夫斯基的诗篇。以后,当人们称誉他那非凡的才华时,普希金总是谦逊地说:“我是从茹柯夫斯基那里学会写诗的,他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诗人瓦西里.茹柯夫斯基对普希金创作的诗备加赞赏。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张相片送给普希金留念,在相片上写了这样几行字:“送给我的胜利了的学生,您的失败了的老师赠。”
主要运用角度:尊师是起码的人格要求。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6.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态度温和、始终微笑、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也在当时遇害。(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主要运用角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勇者无畏,勇者无敌。为民请命,为国牺牲,勇者之为。外秀内刚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理想为信念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敢于站出来的人。正确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7.能干、强壮的祥林嫂两来鲁镇之后,终于在大雪之夜死去。(鲁迅《祝福》)
主要运用角度:人言可畏。母爱是一种本能。
8.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五位左联革命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政府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警备司令部”。其中白莽的哥哥是***要员,可以保释白莽,只要白莽肯写悔过书的话。但白莽终究没写,并写了一首诗与哥哥彻底决裂,最终被害。(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主要运用角度比:生命更重要的。为民请命,为国牺牲,勇者之为。
9.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血却被老百姓用馒头蘸来治病。(鲁迅《药》)
主要运用角度:革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精神觉醒比体格强健更重要。
11.马克思对理论科学新发现特别是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特别关注,如对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的注视,对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的注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主要运用角度:关注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1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的帮助(据马克思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朋友支持是成功的不竭动力。多个朋友多条路。真诚的友谊是无私的,伟大的。
13.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前前后后花了近四十年。据说他长年在大英图书馆翻阅搜集资料,把阅读室地板也踩出了痕迹。 (据马克思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持之以恒终有成。要想成功,就得花大力气。毅力是成功的支柱。
14.1843年,20多岁的恩格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到鸭嘴兽的卵时,甚为怀疑。因为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的,怎么能有卵呢?有卵就不应该是哺乳动物。他并且撰文阐述了这一观点。可是到了50多年后的1895年,恩格斯明白了,鸭嘴兽虽为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特例。此时恩格斯已名扬天下,可他仍然公开承认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错误,表示“向鸭嘴兽道歉”。 (据恩格斯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勇于承认错误方显人之本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5.达尔文环球考察。(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
主要运用角度:科学探索需要不屈不挠,精益求精。
16.达尔文小时候是个不聪明的孩子,考试经常不及格。老师叫他父母把他带回家去。多年后,达尔文却成了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据达尔文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它掌握在自己手中。
17.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就改了过来。(朱光潜《咬文嚼宇》)
主要运用角度:虚心使人进步。当局者更有发言权。
18.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前,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阮阅《诗话总龟》)对此,朱光潜不以为然。他认为“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显得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推”字无声,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自掩自推,足见孤零,正与前面的“鸟”句对应。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朱光潜《咬文嚼宇》)
主要运用角度:关注沉迷才会深入。合乎实情最难得。
19.史铁生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摇了轮椅去地坛,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一切都释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母亲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但就在他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他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
主要运用角度:母爱的伟大。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成功首先得战胜自己。
20.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生致力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宣扬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主要运用角度:社会需要先行者、带头人。自由是可贵的。众生平等。
21.这些传记中人(贝多芬、弥盖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主碎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人,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人。贝多芬在耳聋的痛苦中曾期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曼德,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主要运用角度:天助自助者。变不幸为大幸。磨难是一笔财富。
22.郁达夫出生在中医世家,青年时东渡日本学医,接触到西方文艺,便尝试从事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抗日战争时 期,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郁达夫《故都的秋》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舞台演绎不同人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
23.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出生不久就失明,后来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学习用盲文写作,终于成为一名知名作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希望是一盏不灭的明灯。精神不死,希望仍在。挫折磨难是一笔财富。爱心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是金子总会发光。
24.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她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天保和傩送相约以唱歌来进行爱情“决斗”。后来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了故乡。外公也忧心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傩送回来。 (沈从文《边城》)
主要运用角度:情是一个难解的结。亲情最纯。
25.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刚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退伍后,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 (莫泊桑《项链》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磨难是一笔财富。人人都有合适的舞台。
26.葛朗台原是一个箍桶匠,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他专横冷酷,吝啬贪婪,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 (巴尔扎克《守财奴》)
主要运用角度:贪婪者自绝。正确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文言文类
1.烛之武夜缒出城说秦伯。(《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主要运用角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机智善言胜百万雄师。
2.吴王夫差击破越王勾践。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蘸,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人于此者将进之。”太宰韶果劝夫差与越达成讲和协议退兵。放虎归山,终埋祸根。(《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以私利误国,卑劣无耻。为敌为恶说情者居心叵测。
3.越王勾践失败之后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十年后终灭吴国。 (《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愤发图强终能成大事。
4.越王勾践失败之后深刻反省,内修法政,礼贤下士,善待人民,团结国内各种力量,十年磨砺,国富民强,国人请战。越人不逞匹夫之勇,同进同退,三干越甲终吞吴。 (《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团结就是力量。爱人者,人恒爱之。反省而后谋动,成功之道也。
5.邹忌以比美智谏齐王,齐王欣然接受,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终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要运用角度:良药还需爽口,忠言更应顺耳。说人易,听人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触龙智谏赵太后,以生活说起,从荐子人手,使赵太后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终使长安君质于齐,建功于国。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主要运用角度:良药还需爽口,忠言更应顺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7.商鞅变法,从移木立信开始,内立法度,富国强兵,外连衡使诸侯互斗,轻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主要运用角度: 诚信是国富民强的根本。移风易俗、除旧布新。改革是强国之道。善借外势更能成功。
8.秦始皇一统天下,焚百家之言,以愚百姓;收天下之兵,以弱人民。毁坏名城,残杀豪杰,自以为稳固。陈涉将数百之众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强秦毁于一旦。(贾谊《过秦论》)
主要运用角度: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9.项伯夜驰救张良,报项羽军情,与刘邦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吃里扒外,不辨敌友。义气误国,以私利失大利。
10.刘邦用张良计,智脱凶险,立诛告密者曹无伤;项羽不听范增言,妇人之仁,放虎归山。(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善用人者得天下。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当机立断,始能成大事。
11.樊哙急闯军门,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刘邦未有封赏质问项羽。(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有胆有识,始能成大事。相机而动,适时调整。
12.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严于律令,立法安民。治国以信为本。
13.魏征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提出了“载舟覆舟”说,劝诫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很多次进谏时使得龙颜大怒,但他仍据理力争他死后,太宗感叹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主要运用角度:民为邦本,本固国荣。忠于职守是一种好品行。谏难,纳谏更难。
14.王勃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当时众人赋诗,要写一篇序。与会互相谦让,纸笔传到王勃处,王勃当仁不让,即席赋诗,并写了有名的《滕王阁序》。
主要运用角度:自古英雄出少年。抓住机会才能促成成功。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
15.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所以王勃有“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主要运用角度:交往贵知心。士为知己者死。
1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主要运用角度:奢侈误国。民为邦本。
17.荆轲刺秦王,本想挟持秦王以订盟约,结果未成,反遭杀害。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苏洵《六国论》)
主要运用角度:舍生取义,大交凛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8.赵国良将李牧,曾几次打退秦军。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前228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了赵国。
主要运用角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贤将当有明君。
19.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怀父亲李克用遗恨,励精图治,每次战斗,身先士卒,终于兵破幽州,击破后梁,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功成之后听信伶人,结果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很快灭亡。(欧阳修《伶官传序》)
主要运用角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围于所溺。
20.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当夜乘小舟至绝壁下,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苏轼《石钟山记》)
主要运用角度:事实胜于雄辩。有事实依据才有说话权。
21.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天启六年(1626年),宦党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发生暴动。后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个人被杀。经此事后,魏党不敢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主要运用角度: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舍生取义,义薄云天。
22.张溥是我国明代末年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五人墓碑记》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就出于他的笔下。张溥有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又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七次,把这篇文章就背熟了。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主要运用角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是由勤奋换来的。
巧用课文素材的方法
一、引用课文中的名句、语句、典故
1.引名句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望月》片段
风,也是一种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
——2000年高考作文《风是什么》
二、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结构
1. 仿句式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责任》片段
2. 仿结构
这些天,我一直为考虑自己怎样死而焦虑不安,我的身体极度不适,但我没上医院,因为前几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诉过我,我命绝今年……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选择上街让人打死。这些年,我愧对人类,把人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弄进我的黑洞温柔乡……我仰天长叹:谁来杀死我这只老鼠?
——《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片段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
———高考作文《过清论》(仿《过秦论》)
三、巧用课文事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汨罗江,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司马迁忍辱负重,受过种种刑罚,甚至受过使人生不如死的宫刑,然而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与精神的压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写下了真实的历史,真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
——2006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刘邦后来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向了亡国之途。”
--------浙江考生《情感与理智》
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故国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
我听到阮籍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子成名”而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眼泪中的中国情结》
从贾谊《过秦论》,我认识到两汉文章的雄健;从竹林七贤的文章中,我认识到两晋文章的睿智;从李白、王维的诗中,我认识到唐诗的浑厚潇洒;从苏轼的词中,我认识到宋朝的豪放;从曹雪芹的《石头记》中,我认识到清小说的俊秀。从一篇文章,一首首诗词中我感受到古代圣贤的饱满精神,也真正了解到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找寻那一份细微》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
------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浙江省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可是,严谨的科学告诉我们,感性的东西并不准确,惟有理性的态度才是认知真理的途径。当冷静的哥白尼“无情”地打破寄寓人们诸多情感的“地心说”时,人们无法忍受情感的挫折,便疯狂地烧死了哥白尼----人们再次被情感所击败。但火把烧不掉真理。人们必须理性的对待事物。”
-----浙江省考生《理智的重要性》
四、填补课文情节的空白
如:《阿Q后传》《〈孔雀东南飞〉新传》
五、合理化用课文故事
1.改编文本
“我内心犹如大海波涛,我脑间犹如长江奔 流,一边是我娇美的妻子,一边是终日在我耳边唠叨的大夫,我心灵的天平开始长时间的称量。”“我真是太糊涂了。我为什么要轻信我的爱妻,轻信这个蛇蝎女人;我问为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闾大夫,放逐这位忠心爱国的贤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珍珠悬挂处的深情。”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楚王的忏悔》片段
2.探究文本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于是,我不能不改变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哀者•幸福者》片段
六、课文一例多用
如:《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可用于:(1)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2)妒忌是杀人的刀。(要善于包容)(3)作恶的下一步就是毁灭。(4)感情影响了理性认识。(5)轻易相信他人容易受害。
《鸿门宴》可用于: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3.要善于应变、应对。4.做事要果断。5.大丈夫要能屈能伸。6.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一、理想志向
1.***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时的写照。(***《沁园春.长沙》)
2.马丁.路德.金面对民众,通过***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热情。他毕生为追求黑人自由而努力,他最终因此被敌人暗杀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3.夏渝被捕入狱,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在狱中劝牢头造反。(鲁迅《药》)
4.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欧阳修《伶官传序》)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爱我中华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屈原《离骚》)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5.屈原身处放逐之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司马迁《屈原列传》)
6.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崇高母爱
1.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我与地坛》)
2.“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以民为本
1.现代诗人穆旦在诗歌《赞美》中写到:“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表现他对人民无比热爱。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保护老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3.强秦因不施行“仁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贾谊《过秦论》)
4.灭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他们自己不爱护百姓,灭掉秦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它自己不爱护天下的百姓。(杜牧《阿房宫赋》)
六、学习问题
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选自《荀子》)
2.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
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
5.老师不分贵贱,不分少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七、胸怀豁达
1.“马克思对别人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表现了马克思胸怀宽广。(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博爱情怀
1.史怀哲拥有一颗伟大的博爱之心,他尊重一切生命,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他试图通过行医来拯救那些受苦首难的非洲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赤道非洲。(史怀哲《我的呼吁》)
2.贝多芬在痛苦中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九、仁义英勇
1.烛之武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秦军。(《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2.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3.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无返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门宴上脱身。(司马迁《鸿门宴》)
4.、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5.在明末阉党横行之时,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周公被捕的义愤,而与阉党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其他群众,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就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6.柳毅面对不幸的龙女,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冒险为龙女走访洞庭龙宫。(李朝威《柳毅传》)
7.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愿与和氏璧共存亡,最后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以他的机智与英勇保护了赵王的颜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追求真爱
1.氓是个始乱终弃、忘恩负义、感情不专一的男子,诗中女子被氓一开始的憨态所迷惑。(《卫风•氓》,选自《诗经》)
2.刘兰芝和焦仲卿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乐府诗集》)
3.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为自己真爱而献出了珍贵的生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十一、人格独立
1.屈原忠心爱国,刚正不阿,他不愿同流合污,当理想破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而投进了汨罗江。(屈原《离骚》)
2.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十二、对旧时代的看法
1.中国旧时代可概括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鲁迅《灯下漫笔》)
2.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在清末被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愚昧的清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辉煌的文化。(余秋雨《道士塔》)
3.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关汉卿《窦娥冤》)
十三、尊老爱老
1.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关汉卿《窦娥冤》)
2.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李密《陈情表》)
十四、勇于承担错误
1.路瓦栽夫人虽为她的虚荣心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但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通过十年的诚实劳动还清了借款。(莫泊桑《项链》)
2.廉颇知道蔺相如的做法真相后,他主动向他负荆请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说话的艺术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出口成章的魏征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郑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魏征谏太宗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盛世。
十六、其他
1.解放思想
我们不能像别里科夫那样让自己的思想套上套子。(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应以“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化。(鲁迅《拿来主义》)
3.做事要果决
项羽妇人之心,错失了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的机会,以致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司马迁《鸿门宴》)
4.培养人才
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锝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虚荣心
路瓦栽夫人为一次舞会的荣光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莫泊桑《项链》)
6.金钱观
金钱让葛朗台迷失了自己,让他放弃了爱情、亲情。(巴尔扎克《守财奴》)
7.知恩图报
侯赢深得信陵君的恩惠,他知恩图报,在关键时刻,他帮助了信陵君,并以自己的生命来激励信陵君去完成使命。((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8.品行谦虚
马谡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以致街亭失守。(罗贯中《失街亭》)
9.追求真理
苏轼为考证“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亲自在夜晚作了一番实际考察。(苏轼《石钟山记》)
课文素材论据
现代文类
1.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荷塘月色》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民族气节是一个人挺立的脊梁。
2.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主要运用角度:既要给与,也要取得。幻想不等于实际。
3.鲁迅有关“送去”“抛来”“拿来”的论述。(鲁迅《拿来主义》)
主要运用角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鲁迅三改志愿,最后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主要运用角度:适时调整更有益于成功。唤醒国人,精神为先,用最好的方式为国为民。
5.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去拜访他。鲁迅也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学院的藤野先生,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励自己。日本要出《鲁迅全集》,鲁迅惟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编选进去,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据鲁迅相关介绍)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从小就喜欢诗歌。他那时最爱朗读诗人茹柯夫斯基的诗篇。以后,当人们称誉他那非凡的才华时,普希金总是谦逊地说:“我是从茹柯夫斯基那里学会写诗的,他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诗人瓦西里.茹柯夫斯基对普希金创作的诗备加赞赏。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张相片送给普希金留念,在相片上写了这样几行字:“送给我的胜利了的学生,您的失败了的老师赠。”
主要运用角度:尊师是起码的人格要求。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6.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态度温和、始终微笑、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也在当时遇害。(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主要运用角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勇者无畏,勇者无敌。为民请命,为国牺牲,勇者之为。外秀内刚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理想为信念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敢于站出来的人。正确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7.能干、强壮的祥林嫂两来鲁镇之后,终于在大雪之夜死去。(鲁迅《祝福》)
主要运用角度:人言可畏。母爱是一种本能。
8.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五位左联革命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政府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警备司令部”。其中白莽的哥哥是***要员,可以保释白莽,只要白莽肯写悔过书的话。但白莽终究没写,并写了一首诗与哥哥彻底决裂,最终被害。(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主要运用角度比:生命更重要的。为民请命,为国牺牲,勇者之为。
9.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血却被老百姓用馒头蘸来治病。(鲁迅《药》)
主要运用角度:革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精神觉醒比体格强健更重要。
11.马克思对理论科学新发现特别是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特别关注,如对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的注视,对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的注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主要运用角度:关注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1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的帮助(据马克思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朋友支持是成功的不竭动力。多个朋友多条路。真诚的友谊是无私的,伟大的。
13.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前前后后花了近四十年。据说他长年在大英图书馆翻阅搜集资料,把阅读室地板也踩出了痕迹。 (据马克思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持之以恒终有成。要想成功,就得花大力气。毅力是成功的支柱。
14.1843年,20多岁的恩格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到鸭嘴兽的卵时,甚为怀疑。因为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的,怎么能有卵呢?有卵就不应该是哺乳动物。他并且撰文阐述了这一观点。可是到了50多年后的1895年,恩格斯明白了,鸭嘴兽虽为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特例。此时恩格斯已名扬天下,可他仍然公开承认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错误,表示“向鸭嘴兽道歉”。 (据恩格斯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勇于承认错误方显人之本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5.达尔文环球考察。(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
主要运用角度:科学探索需要不屈不挠,精益求精。
16.达尔文小时候是个不聪明的孩子,考试经常不及格。老师叫他父母把他带回家去。多年后,达尔文却成了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据达尔文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它掌握在自己手中。
17.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就改了过来。(朱光潜《咬文嚼宇》)
主要运用角度:虚心使人进步。当局者更有发言权。
18.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前,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阮阅《诗话总龟》)对此,朱光潜不以为然。他认为“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显得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推”字无声,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自掩自推,足见孤零,正与前面的“鸟”句对应。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朱光潜《咬文嚼宇》)
主要运用角度:关注沉迷才会深入。合乎实情最难得。
19.史铁生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摇了轮椅去地坛,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一切都释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母亲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但就在他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他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
主要运用角度:母爱的伟大。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成功首先得战胜自己。
20.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生致力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宣扬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主要运用角度:社会需要先行者、带头人。自由是可贵的。众生平等。
21.这些传记中人(贝多芬、弥盖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主碎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人,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人。贝多芬在耳聋的痛苦中曾期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曼德,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主要运用角度:天助自助者。变不幸为大幸。磨难是一笔财富。
22.郁达夫出生在中医世家,青年时东渡日本学医,接触到西方文艺,便尝试从事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抗日战争时 期,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郁达夫《故都的秋》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舞台演绎不同人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
23.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出生不久就失明,后来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学习用盲文写作,终于成为一名知名作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希望是一盏不灭的明灯。精神不死,希望仍在。挫折磨难是一笔财富。爱心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是金子总会发光。
24.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她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天保和傩送相约以唱歌来进行爱情“决斗”。后来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了故乡。外公也忧心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傩送回来。 (沈从文《边城》)
主要运用角度:情是一个难解的结。亲情最纯。
25.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刚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退伍后,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 (莫泊桑《项链》相关介绍)
主要运用角度:磨难是一笔财富。人人都有合适的舞台。
26.葛朗台原是一个箍桶匠,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他专横冷酷,吝啬贪婪,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 (巴尔扎克《守财奴》)
主要运用角度:贪婪者自绝。正确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文言文类
1.烛之武夜缒出城说秦伯。(《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主要运用角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机智善言胜百万雄师。
2.吴王夫差击破越王勾践。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蘸,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人于此者将进之。”太宰韶果劝夫差与越达成讲和协议退兵。放虎归山,终埋祸根。(《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以私利误国,卑劣无耻。为敌为恶说情者居心叵测。
3.越王勾践失败之后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十年后终灭吴国。 (《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愤发图强终能成大事。
4.越王勾践失败之后深刻反省,内修法政,礼贤下士,善待人民,团结国内各种力量,十年磨砺,国富民强,国人请战。越人不逞匹夫之勇,同进同退,三干越甲终吞吴。 (《国语•勾践灭吴》)
主要运用角度:团结就是力量。爱人者,人恒爱之。反省而后谋动,成功之道也。
5.邹忌以比美智谏齐王,齐王欣然接受,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终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要运用角度:良药还需爽口,忠言更应顺耳。说人易,听人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触龙智谏赵太后,以生活说起,从荐子人手,使赵太后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终使长安君质于齐,建功于国。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主要运用角度:良药还需爽口,忠言更应顺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7.商鞅变法,从移木立信开始,内立法度,富国强兵,外连衡使诸侯互斗,轻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主要运用角度: 诚信是国富民强的根本。移风易俗、除旧布新。改革是强国之道。善借外势更能成功。
8.秦始皇一统天下,焚百家之言,以愚百姓;收天下之兵,以弱人民。毁坏名城,残杀豪杰,自以为稳固。陈涉将数百之众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强秦毁于一旦。(贾谊《过秦论》)
主要运用角度: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9.项伯夜驰救张良,报项羽军情,与刘邦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吃里扒外,不辨敌友。义气误国,以私利失大利。
10.刘邦用张良计,智脱凶险,立诛告密者曹无伤;项羽不听范增言,妇人之仁,放虎归山。(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善用人者得天下。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当机立断,始能成大事。
11.樊哙急闯军门,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刘邦未有封赏质问项羽。(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有胆有识,始能成大事。相机而动,适时调整。
12.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严于律令,立法安民。治国以信为本。
13.魏征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提出了“载舟覆舟”说,劝诫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很多次进谏时使得龙颜大怒,但他仍据理力争他死后,太宗感叹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主要运用角度:民为邦本,本固国荣。忠于职守是一种好品行。谏难,纳谏更难。
14.王勃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当时众人赋诗,要写一篇序。与会互相谦让,纸笔传到王勃处,王勃当仁不让,即席赋诗,并写了有名的《滕王阁序》。
主要运用角度:自古英雄出少年。抓住机会才能促成成功。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
15.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所以王勃有“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主要运用角度:交往贵知心。士为知己者死。
1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主要运用角度:奢侈误国。民为邦本。
17.荆轲刺秦王,本想挟持秦王以订盟约,结果未成,反遭杀害。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苏洵《六国论》)
主要运用角度:舍生取义,大交凛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8.赵国良将李牧,曾几次打退秦军。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前228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了赵国。
主要运用角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贤将当有明君。
19.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怀父亲李克用遗恨,励精图治,每次战斗,身先士卒,终于兵破幽州,击破后梁,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功成之后听信伶人,结果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很快灭亡。(欧阳修《伶官传序》)
主要运用角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围于所溺。
20.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当夜乘小舟至绝壁下,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苏轼《石钟山记》)
主要运用角度:事实胜于雄辩。有事实依据才有说话权。
21.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天启六年(1626年),宦党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发生暴动。后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个人被杀。经此事后,魏党不敢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主要运用角度: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舍生取义,义薄云天。
22.张溥是我国明代末年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五人墓碑记》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就出于他的笔下。张溥有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又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七次,把这篇文章就背熟了。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主要运用角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是由勤奋换来的。
巧用课文素材的方法
一、引用课文中的名句、语句、典故
1.引名句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望月》片段
风,也是一种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
——2000年高考作文《风是什么》
二、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结构
1. 仿句式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责任》片段
2. 仿结构
这些天,我一直为考虑自己怎样死而焦虑不安,我的身体极度不适,但我没上医院,因为前几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诉过我,我命绝今年……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选择上街让人打死。这些年,我愧对人类,把人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弄进我的黑洞温柔乡……我仰天长叹:谁来杀死我这只老鼠?
——《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片段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
———高考作文《过清论》(仿《过秦论》)
三、巧用课文事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汨罗江,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司马迁忍辱负重,受过种种刑罚,甚至受过使人生不如死的宫刑,然而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与精神的压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写下了真实的历史,真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
——2006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刘邦后来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向了亡国之途。”
--------浙江考生《情感与理智》
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故国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
我听到阮籍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子成名”而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眼泪中的中国情结》
从贾谊《过秦论》,我认识到两汉文章的雄健;从竹林七贤的文章中,我认识到两晋文章的睿智;从李白、王维的诗中,我认识到唐诗的浑厚潇洒;从苏轼的词中,我认识到宋朝的豪放;从曹雪芹的《石头记》中,我认识到清小说的俊秀。从一篇文章,一首首诗词中我感受到古代圣贤的饱满精神,也真正了解到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找寻那一份细微》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
------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浙江省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可是,严谨的科学告诉我们,感性的东西并不准确,惟有理性的态度才是认知真理的途径。当冷静的哥白尼“无情”地打破寄寓人们诸多情感的“地心说”时,人们无法忍受情感的挫折,便疯狂地烧死了哥白尼----人们再次被情感所击败。但火把烧不掉真理。人们必须理性的对待事物。”
-----浙江省考生《理智的重要性》
四、填补课文情节的空白
如:《阿Q后传》《〈孔雀东南飞〉新传》
五、合理化用课文故事
1.改编文本
“我内心犹如大海波涛,我脑间犹如长江奔 流,一边是我娇美的妻子,一边是终日在我耳边唠叨的大夫,我心灵的天平开始长时间的称量。”“我真是太糊涂了。我为什么要轻信我的爱妻,轻信这个蛇蝎女人;我问为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闾大夫,放逐这位忠心爱国的贤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珍珠悬挂处的深情。”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楚王的忏悔》片段
2.探究文本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于是,我不能不改变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哀者•幸福者》片段
六、课文一例多用
如:《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可用于:(1)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2)妒忌是杀人的刀。(要善于包容)(3)作恶的下一步就是毁灭。(4)感情影响了理性认识。(5)轻易相信他人容易受害。
《鸿门宴》可用于: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3.要善于应变、应对。4.做事要果断。5.大丈夫要能屈能伸。6.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