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山西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月考语 文 试 题

向下

山西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月考语 文 试 题 Empty 山西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月考语 文 试 题

帖子  陆海明 周四 十月 27 2011, 11:37

山西太原五中
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感冒”一词竟是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1.下列对“害肚历”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害肚历”相传是宋代馆阁官员们对请假簿的俗称。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句,“害肚历”由此得名。
B.“害肚历”的来历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详细的说明,为后人考察“害肚历”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C.“害肚历”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腹肚不安”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托辞。
D.“害肚历”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感风簿”。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感冒”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感冒”一词。作者考证发现,“感冒”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B.宋代设置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这是“害肚历”一词产生的场所。
C.南宋“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将复杂疾病病源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D.北宋时期,“害肚历”一词出现;南宋时期,“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演变成了“感冒假”。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感风簿”一词的由来。看来“害肚历”对陈鹄创造“感风簿”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B.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妄想症”“传染病”等便无法归入其中。
C.“感冒”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D.“感冒”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编者有改动)

【注释】①兼卫尉:官职名;
②东昏:侯爵名;
③直阁,官职名;
④率素:朴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杖:拄拐杖
B.兼卫尉江淹出奔 奔:逃亡
C.帝将幸稷宅 幸:宠幸,喜爱
D.皆酬太官馔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
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张稷清廉朴素的一组是(3分)
①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
②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
③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④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
⑤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⑥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5分)
(2)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8.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6分)
9.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并在所选大题号后的□内打2B铅笔涂黑。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未选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彼 岸
陆颖墨
要说这龙凤岛上的居民,海虎是老资格了。
  海虎是一条军犬,纯种的德国黑背。打从海军陆战队驻守龙凤岛以来,海虎就一直住在这里。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海虎总是站在码头热泪盈眶地看着它那些身穿海洋迷彩服的伙伴消失在海天相连的地方,又含情脉脉地迎来了新的伙伴。
  一晃十年过去了,海虎老了。
  驯犬员王海生是七年前上岛的。前任把海虎交给海生时,他还是个新兵,如今已是三期士官。在岛上论资格,海生仅次于海虎。别看现在在礁盘上巡逻,是海生牵着海虎,海生刚上岛头一年,上礁盘都得要海虎带着。这龙凤岛在南中国海的南端,方圆大小不会超过两个足球场,四周都是白花花一片珊瑚礁。那礁石像花一样绽放在海面,可每个海石花缝隙之间多是几十米深的海沟,谁要是一失足掉进去,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特别是涨潮时,不少珊瑚岛礁在水下,巡逻走上去,哪儿能落脚,哪儿要避开,一般士兵不摸个一年半载是不会清楚的。这种情况下,都是要靠海虎来做向导。
  海虎退休的命令是一艘地方的水船带上岛的。一同上岛的还有一条军犬训练基地毕业的年轻黑背,名叫金刚。海生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没想到上级的动作这么快。他赶紧找到守备队长,要求请示上级,把海虎再留下来一段时间,就当是超期服役。
  队长叹口气:“咱们陆战队巡逻还非得让一条老花眼的军犬领着?”
  这回海生心虚了,这狗确实眼睛老花了。海生为海虎戴上老花镜,它像模像样地伸起前右爪上下左右地挥舞,等换到第五副眼镜时,它的视力达到了一点五。
  队长又好气又好笑,但是完全被海生这番真情和心血感动,他不声不响去了趟队部,回来后对海生说:“请示了一下,就让海虎在岛上再待一阵吧。我汇报了它的作用,让它带带金刚。”
  于是,礁盘上经常看到海虎领着金刚在熟悉地形。
  水船走了没两个礼拜就出了事,还真亏得海虎。
三号台风来时,防台风时两边窗户都要打开,风带着雨从这边进去再从那边出来,自然就有一些雨点落到桌子上,值班室的值班日志放在抽屉里让渗进的雨水淋湿了。通信员见台风走了,雨也停了,火辣辣的太阳又出来了,赶紧把值班本放在窗台晒干,没想到,忽然来了一阵怪风,把本子吹跑了。
因为这时涨潮,太危险,没法行走,也没法游,战士们无法下水。就在这时,海虎一下子扑向海面,它优美地扭动着身子,熟练地在水面上跳跃,每一次都准确地踩上水下的礁石,不一会儿,就一口叼住那本日志,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返回。
  第二天早上,海生发现海虎走路后边右腿有些瘸,他赶紧从卫生员那里要来碘酒和消炎药,搬来一把椅子,让海虎坐上去,命令它抬起前爪直立起来,而后,用药棉蘸上碘酒。
当碘酒涂上伤口时,海虎一阵惨叫,它是伤口部位被碘酒刺痛。慌乱中,海虎用前爪把海生推开,刚好抓到海生额头,划去了一块皮。
因为岛上没有狂犬疫苗,海生受伤的又是头部三角危险区,因为海岛到大陆有两天两夜的航程,上级很快派直升机把海生接走了。
  海生一走,海虎开始不吃不喝了。
  从军用长途里得知海虎已饿了三天,海生在医院里急得脸都白了,赶紧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训了他一顿:“你没拆线就想着出去,再说还有一针狂犬疫苗没有打,你不要命了!上级批准用直升机救你来医院,你以为是闹着玩的?”
  第三天晚上,总算找到一只去金沙岛的水船。海生苦苦哀求终于把船老大打动,同意多绕半天航程,把海生送到龙凤岛。
  那两天的航程,对海生来说,是两周,两个月,乃至两年,漫长而又焦虑。等两天后水船靠上龙凤岛码头,没等跳板摆好,海生就飞一样奔向海虎的住处。
  犬舍里,队长和几个战士正在摇着一动不动的海虎,队长用手在试它的鼻孔。海生心里一阵激灵,全身都凉了,冲过去扒开他们,大叫:“海虎!海虎!”
  忽然,海虎缓缓睁开了眼睛,耳朵也慢慢竖了起来,它看到海生,眼珠子顿时闪亮起来。海虎抬起身,居然,吃力地挣扎着站起来了,它没有停止,继续吃力地把自己的两个前腿抬起来张开,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头扑在了海生的怀里。
海生紧紧地抱住它,眼泪止不住掉下来。他喃喃地说:“好海虎,想死我了,快吃东西吧……”忽然,他停住了,感到海虎全身重量都压过来,两只手没抱住,海虎整个身躯像小山一样塌了下去。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海虎热泪盈眶地送别伙伴,是因为它不愿和他们分别,它也想回到大陆。
B.队长让海虎留在岛上,主要还是考虑海虎熟悉地形,可以超期服役。
C.作者安排金刚上岛,主要是想起到对比的作用,借以显示海虎的形象。
D.通信员在太阳下晒值班日志,不小心让海风刮走,说明他经验不足。
E.小说情节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用以小见大手法展现海岛军营生活。
(2)请分析小说中海虎的形象特点。(6分)
(3)请概述小说中王海生不愿海虎退休的原因。(6分)
(4)请结合文本,从主题、情节、人物三个角度任选一个,来分析小说的选材特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① 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 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 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 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是最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 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也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 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 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⑧ 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嫉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层次,其中第⑥段应归为第二层次。
B.第⑧段中引用了《春水》的话就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她文学世界中的两个基本意象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的柔情。
C.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
D.冰心的创作造出了文学的奇迹,她将通讯和散文文体打通,《寄小读者》开辟了通讯的新天地。
E.冰心晚年笔耕不辍,创作风格愈加刚烈犀利,显示了嫉恶如仇的性格。
(2)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6分)
(3)五四运动对冰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加以评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它“甲天下”,实不为过。
B. 陈光标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敢为人先,成为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排头兵。
C. 他反映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做几个姿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攻。
D. 他喜欢读书,真是博览群书。古今中外,经史子集,细大不捐,合算起来也着实不少。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要不是老李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否则签合同的时候我准会出问题。
B.除了解决这些时下的问题,为了储蓄实名制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C.农高会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出70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精品项目,对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②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③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④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⑤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⑥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①⑤②④⑥③ B.①⑤④⑥③②
C.④③①②⑥⑤ D.④⑥③①⑤②
16.新闻短评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选择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40字。(6分)
“2010年人民网年度责任公民”1月8日在京揭晓,郭明义高票当选。其个人档案如下:
献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坚持提前两小时上班,15年来,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义务献血: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6万毫升。
捐款: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工友、灾民捐款10多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自己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
捐资助学: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助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
捐献造血干细胞:2006年起,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17.在“梅花”、“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这首诗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你欢快的旋律。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有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他的叙说,沉默片刻后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过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3分)C (原文是“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选项漏掉“连续”二字,“累计”与原文不符)
2.(3分)A (“任何一部古籍中”错,原文是“古代中医典籍”,偷换概念)
3.(3分)A(B从原文看,“妄想症”可以归入内因,“传染病”可以归入不内外因;C “很快”无根据,D强加因果)
二、4.(3分)C应是“(皇上)驾临”、“到来”之意
5.(3分)C
6.(3分)D(“与人为善,率素宽厚”,主要是指张稷本人,而非“世代为官清廉”,这是原文所无的。
7.(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殂”、“及”、“庐”各1分,句意2分)
(2)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去”、“就”、“征”、“由”各1分句意1分)D(逆,迎着、迎接,与“送”相对。)
8.(6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唐诗的颔联为“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回答描写的景象,实际就是要求将诗歌本身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具体解答时,要注意诗句中所用意象以及其动作、情态等。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认真揣摩“盘”“残”“ 投孤屿”“ 过别枝”等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得出诗人清高而又无奈的感慨。
【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3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3分)
9.【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具体分析时,要从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全面理解尾联的作用。
【答案】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3分)②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2分,答出一点即给分)
10.略。
三、11.(1)(5分)E项3分,符合小说艺术特色;B项2分,不太完善,考虑王海生一个老兵的情绪也很重要;C项1分,更重要的是情节上的串联作用;A项“也想回到大陆”错误;D项“经验不足”没有根据。
(2)(6分)海虎作为一个老兵,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在岛上服役十年;台风事件,表现出海虎的敬业精神和高超能力;误伤王海生,心生愧疚,绝食而亡,表现出它重视情义的特点。(每点2分)
(3)(6分)王海生和海虎相处七年,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不舍海虎离去;作为一个老兵,他不想海虎这么早结束它的军人生涯;金刚初来,海虎确实还有留下一段时间的必要,这样自己的训犬工作会轻松些。(每点2分)
(4)(8分)(给分要点:统观全篇,分条解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1:从主题来说,选材以小见大。选用一条军犬来表现军人的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十年如一日;通过海虎来表现军人的过硬本领,保卫边疆;借军犬与人的感情,来映军人在边疆同患难而结下的深厚友谊。犬如此,人更如此。(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示例2:从情节来说,选材独特,吸引读者。开篇叙说一个服役十年的军犬,给人悬想,让人猜测下面故事内容;中间对待退役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一个老兵的问题,趣味横生,引人发笑;最后人犬情感深厚,以悲剧收场,感人至深。(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示例3:从人物来说,塑造了一个独行的军人形象。一个把自己大好青春岁月献给祖国和平事业的军人形象;一个忠于职守,本领高强,勇于献身的军人形象;一个有情有义、维护生命尊严的军人形象。让人深思。(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四、12.(1)(5分)CE(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解析: A项第⑥段应归为第三层次。B项“就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理解狭窄。D项《寄小读者》开辟的是散文创作的新天地。)
(2)(6分)倡导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儿童文学上的成就;晚年创作的影响。(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解析:根据文章⑦⑧段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3)(6分)使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看到半封半殖的中国社会的问题,成为有觉悟的新女性;新文化运动思潮让冰心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激励冰心参与响应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既有反抗批判精神,又非一味破坏,有鲜明的建设精神,本质温情人性,这种些“五四”精神的本质在冰心身上成为一种明显确定的品质。(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解析:根据文章⑥段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4)(8分)形式上的作用:首尾呼应,使文章形成完整的整体(2分),同时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2分);内容上的作用: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2分);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2分)。
五、13.(3分)C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都兼收并蓄。
14.(3分)D
15.(3分)D④是紧承前面“民俗”,⑥③为一组,紧承④陈述“民俗”,①⑤为一组。
16.(6分)(1)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勇担社会责任,堪称华夏“脊梁”。(2)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尽显大爱情怀。(3)用执著化平凡为伟大,堪称“雷锋”传人。(任选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5分)梅花:没有桃花艳丽的姿容,也没有杏花芬芳的醇香;但是寒风中那片深红,是你迎风斗雪的笑脸。
星星: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也没有月亮皎洁的清辉;但是夜空里的那点闪烁,便是你迷人的容颜。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
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投”字,一个“过”字,一个“孤”字,一个“别”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骆宾王诗“西陆蝉声唱”,许浑诗“蝉鸣黄叶汉宫秋”,黄庭坚诗“高蝉正用一枝鸣”,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凉月照窗攲(qī欺)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前一句写月夜独处。一个“凉”字,一个“倦”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清,孤独无聊。后一句变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泛觞迟”的 “迟”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联,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和盘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遗撼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参考译文:
张稷字公乔,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他的生母刘氏不受宠爱,得了疾病。当时张稷十一岁,侍养母亲衣不解带,每当母亲病情加重时,则一连几夜不睡。母亲去世以后,他哀伤过度,拄着拐杖才能起来。见了年辈相同的幼童,就哽咽流泪,州里的人们称他是淳孝。长兄张玮善于弹筝,张稷因为母亲刘氏曾经先会这一艺术,所以听见张玮弹奏《清调》,便觉得悲伤欲绝,于是便终身不再听它。
(张稷)性格随便,开朗聪悟而有才略,起家为官时先被任命为著作佐郎,没有上任。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齐朝永明年间(483~493),担任豫章王嶷的主簿,和彭城的刘绘都受到礼待,不曾被呼叫名字,常常被称呼为刘四、张五。因为家贫,请求做剡县令,平时不问政务,常常到小山漫游。正遇上山贼唐宇之作乱,张稷率领部下保全了县境。生母刘氏先是临时安葬在琅邪黄山,建武年间举行改葬,别人资助的物品堆积很多。当时虽然没有拒绝,事后又随之归还了他们。从幼年到成年,几十年中,常年设着刘氏的神座。外出相告,回来面见,如同事奉活人。
永元末年,担任侍中,守卫宫城。梁武帝的军队开到,兼卫尉江淹出逃,张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平安无事。当时东昏侯荒淫暴虐,北徐州刺史王国珍便派直阁张齐到含德殿行刺。张稷于是召右仆射王亮等人列坐在殿前西面的大钟下面,并且派博士范云等人,前往见武帝,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武帝。
梁朝初年,他担任散骑常侍、中书令。皇上即位后,封为领军将军。武帝曾在乐寿殿内设宴,张稷在酒醉后话多,怨忿的言辞流露在外。武帝当时也喝得很多,对他说:“你的哥哥杀死郡守,弟弟杀死君王,袖中提着皇帝的头颅,衣服染有天子的鲜血,像卿家兄弟,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张稷说:“我们兄弟是没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但对陛下您而言,就不能说我们没有功勋。东昏侯暴虐,您也亲率义师来讨伐,也有臣的参与啊。”武帝捋着胡须说:“张公实在可畏!”中丞陆杲弹劾张稷说:“领军张稷,家风缺少忠贞,做官必求显达,杀君害主,成为常事。”武帝把奏表留在宫中,最终也没过问。
几次升迁,担任了尚书左仆射。武帝将要到张稷住宅中去,因为正在盛暑,留在了仆射府衙。旧时迎待皇上所用的器物,都要交给宫官作为饭资。武帝因为张稷清贫,手写诏令不让宫官接受。南朝宋时,孝武帝就曾顺路到过张永(张稷之父)家,到张稷已经接连三代都有皇帝光临其家,当时谈到此事的人都很替张家感到荣耀。
张稷性情明达刚烈,善于与人结交,历来做官都没有积蓄,薪俸都送给了亲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做吴兴太守时,刚到任就去访问遗老,任用他们的子孙担任高级职务,政治以宽恕而被称道。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张稷装束简单地直接回到都城,人们都未曾认出他,他朴素就像这样。


陆海明
Admin

帖子数 : 262
注册日期 : 11-09-23

http://hnyqxyw.365d365.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